7月4日,一场以“临水酒香系清华,智汇乡村话振兴”为主题的深度交流,在千年古镇临水展开。这不仅是一次清华大学社会实践团的探访,更是临水酒业“临水玉泉·我的大学梦”大型公益助学行动的一次意义深远的延伸活动。来自清华大学的11名学子,带着对乡村振兴的思考,与这家以匠心酿造美酒、更以赤诚培育人才的家乡企业,进行了一场关于“人才振兴如何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的对话。
在简略领略古镇风韵与三河交汇的秀美后,学子们深入临水酒厂的核心腹地。他们触摸跨越数百年的明清古窖池群,感受坚守手工酿造的匠心传承,在酒厂文化馆亲身体验调酒艺术。然而,此行更深层次的目的,是探寻临水酒业超越商业范畴的社会担当——如何将企业力量融入国家战略,特别是通过人才培养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交流环节成为此次实践的核心。临水镇领导刘金贵、陈竹介绍了地方“酒旅融合”的产业蓝图。而临水酒业酿酒公司副总经理何继辉则系统阐述了企业探索的“三融一助”乡村振兴路径:融合工艺与文旅、产业与生态、品牌与乡村。其中,“一助”即“助力人才振兴”,被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何继辉强调:“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它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核心支撑!”
“临水玉泉·我的大学梦”公益行动,正是这一“人才振兴”战略最温暖、最具体的实施方案。品牌部经理庄涌向清华学子们深情讲述了这个已坚持七年的温暖事业:自2019年起,临水酒业每年投入25万元,累计投入超175万元,资助了350名霍邱籍寒门学子每人5000元助学金,覆盖全县23个乡镇,助力他们踏入清华、北大、复旦等200余所高校。他特别指出:“今天清华实践团的到来,本身就是‘我的大学梦’公益行动在第七季开启后的重要一环,是项目内涵的深化与延伸。”
他详细勾勒了第七季公益行动的完整链条:从高考前的爱心送考、考后的高校招生咨询会,到此次与顶尖学府清华的实践交流活动;后续还将举行大学梦资助仪式,并邀请受助的优秀学子代表组成“C9少年团”深入临水玉泉大别山洞藏酒谷研学;更长远的是,临水酒业向这些学子敞开实习与就业的大门,鼓励他们学成后反哺桑梓。
清华学子,作为全国顶尖人才的代表,深入乡村一线,其意义非凡。他们不仅是“大学梦”公益行动所向往培育的优秀人才典范,此刻更化身为一线的观察者、思考者和未来的建设者。通过与当地政府、企业的深度交流,学子们利用其前沿学识与广阔视野,对临水酒业的发展模式、对霍邱县的乡村振兴实践积极建言献策,为这片淮畔沃土注入了新思维、新活力。这场对话,是顶尖智慧与乡土情怀的碰撞,是未来栋梁与家乡企业的携手。
临水酒业深知,人才是家乡发展的命脉。七载坚持助学路,是情怀,更是远见。此次与清华学子的深度互动,将“我的大学梦”从单纯的资金帮扶,拓展至思想启迪、视野开拓和未来连接的更高维度。政企校携手,共同执笔,以人才为墨,在淮河之滨的振兴长卷上,书写着更有温度、更有希望的新篇章。